中凯研究|中凯出海投资系列专题——一份赴加拿大投资的法律实务清单
来源: | 作者:张泽骏 | 发布时间: 167天前 | 84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以下为本系列专题第八篇《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法律实务清单》,由于公众号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仅选取部分内容展示,如需获取全文,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PDF全文。


说明:本文系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摘录并整理自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加拿大(2023年版)》(2024年5月30日更新)。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接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至北极圈。海岸线超过24万公里。


中加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具有较高互补性,经贸合作存在一定潜力。两国企业间合作基础好,意愿也较强。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加经贸关系,有利于促进中加关系健康发展。


2022年,中加双边贸易额9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中国对加出口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中国自加进口4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9%。2022年,中国对加直接投资1.47亿美元;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加直接投资存量约133.1亿美元。


投资环境

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也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能源资源行业、制造业、农业、金融保险业、专业服务业是加拿大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高科技产业发达,在核能、水电、通信、航天、环保、交通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目前,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国家中排名第九,是主要发达工业国之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加拿大同时是七国集团(G7)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也是北约(NATO)、“五眼联盟”和英联邦(Commonwealth)成员国。


(一)主要优势


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加拿大在190个国家中排名第23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加拿大综合指数排名第15位。


加拿大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主要包括:社会政治稳定;法律制度健全;政策公开透明;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自然资源丰富;制造业及服务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通过《美墨加协定》,向南可辐射至美国和墨西哥市场。


(二)不利因素


当前,加拿大部分政客叫嚣鼓吹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和“友岸外包”。2022年来,加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部分中资企业在加投资项目。2022年11月,加政府发布《加拿大印太战略》,将中国定义为“日益具有破坏性的全球大国”。12月,加联邦政府发布《加拿大关键矿产战略》,旨在打造加关键矿产全价值链,加强与盟友国家合作。2023年3月,加总理特鲁多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将加对华关系定义为“接触”(Engagement)、“竞争”(Competition)和“挑战”(Challenge)。中方已从各个层面多次向加方表达严重关切,敦促加方为中资企业在加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投资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总体投资建议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经商处向赴加拿大开展投资合作的中资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1、是来加投资前,要进行充分调研和可行性评估,并全面了解加营商环境和政策法规,及时跟踪行业政策动向,主动规避投资风险。


2、是在加经营过程中,必须增强合规经营意识,严守三条安全“红线”,即中国法律、加拿大法律以及环境、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ESG)等国际通行规则要求。特别要重视中加两国法律和制度的差异性,自觉遵守加拿大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3、是尊重中加两国文化差异,注重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工会等组织沟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展现中资企业负责任良好形象。


(二)投资注意事项


1、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经营注意事项


(1)加强事前调研和分析


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以便在经营过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要做调查和评估;对项目所在地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要提前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要实施详尽可行性分析等。要密切跟踪《加拿大投资法》的发布及实施情况,结合法案内容,仔细梳理对加合作风险点,提前制定应对方案。


(2)坚持做到依法守法


企业在加拿大开展经营活动时,应充分尊重当地商业习惯,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依法注册,依法经营。考虑到法律和语言差异,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聘请律师。特别是在遇到经济纠纷或争议时,应尽量选择借助律师力量,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保护自身利益。在加拿大,有专门提供中文服务的中资或加资律师事务所,可承接在加中资企业的各种法律业务。


(3)运用仲裁或诉讼手段追回损失


当发生商业纠纷或争议时,当事人首先应直接和纠纷关联方开展协商,在明确责任、互谅互让前提下,争取达成双方或多方都可接受的协议。若协商难以解决纠纷,则应考虑通过仲裁、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4)运用投资和贸易保险产品提前防范


建议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如果是事先通过政策性、商业性保险机构承保的业务发生大额损失,则应及时向保险机构报告情况,并开展定损核赔、补偿风险损失的工作。


(5)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护


在加拿大投资注册后,中资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向中国驻加本大使馆经商处报到备案;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与中国大使馆经商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企业发展情况,并反映所遇到问题和困难。遇有重大问题或突发事件发生,也应及时向使馆经商处或使馆报告。在处理相关事宜时,要尊重并服从使馆领导和协调。


(6)寻求当地政府、贸促会和商协会的帮助


在加中国企业,应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商协会建立密切联系,及时通报企业发展情况,反映遇到的问题,并力图寻求获得更多支持。加拿大主要商协会包括加中贸易理事会、加拿大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加拿大进出口商协会等。


2、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承包工程需注意


在加拿大承包工程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加拿大《公平雇佣法》、《联邦公平雇佣承包方案》、《政府合同规则》、《加拿大移民法》、《加拿大竞争法》等。


加拿大对非本国公司承包当地工程并无明确限制。但实践中,如果缺乏在加拿大的从业经历,很难满足承包项目要求。外国承包商一般的做法是收购一个当地承包公司或者与当地承包公司合作在加拿大开展业务。此外,为防止公司承包工程影响到国家主权和根本利益,加拿大对外国承包工程进入其敏感经济领域设置了某些限制,主要包括军工、国防及战略资源开发等领域。


3、中国企业在加拿大用工注意事项


加拿大的就业保护法非常严格,各省对解雇通知期和补偿金的规定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雇主需要至少提前两周通知员工解雇事宜,或者支付两周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员工工作不满一年,通知期为一周。正当理由解雇(如严重不当行为或违反合同条款)则无需提前通知或支付补偿金。集体解雇需要提前4-16周通知,具体时间取决于地区和雇员人数。解雇补偿金从5天到40天工资不等,每工作满一年增加2天工资,且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风险防范措施


在加拿大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


企业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银行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庭业务,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建议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是中国唯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公司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保险产品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对因投资所在国(地区)发生的国有化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违约等政治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风险保障。



点击下方二维码阅读原文


图片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