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凯研究|中凯出海投资系列专题——一份赴柬埔寨投资的法律实务清单
来源: | 作者:陈智磊 | 发布时间: 164天前 | 2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本篇文章是中凯出海投资系列专题第五篇《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法律实务清单》,由于公众号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仅选取部分内容展示,如需获取全文,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PDF全文。


(说明:本文系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摘录并整理自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柬埔寨(2023年版)》(2024年5月29日更新)。)


中国与柬埔寨双边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连续多年是柬埔寨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根据中方统计,2022年,中柬双边贸易额160.2亿美元,增长17.5%;中国对柬全行业直接投资约6.3亿美元,增长34%;在柬埔寨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约36.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约22.5亿美元。两国在交通、电力、农业、制造业、旅游开发、经济特区、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取得积极成果,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柬埔寨投资环境分析


柬埔寨,作为东南亚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经济新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柬埔寨政府对外资持欢迎和鼓励态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2021年10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投资法修正法》。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东盟(ASEAN)的重要成员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国,柬埔寨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年轻的劳动力资源,还因其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与日俱增的市场潜力,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热门目的地。此外,柬埔寨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深了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柬埔寨在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劳动力技能等方面的不足,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一)主要优势


柬埔寨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引外资,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其主要优势包括:


1.政局稳定与政策支持。柬埔寨近年来在政治领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这为经济发展和外国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从而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这种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制造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增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以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区和经济特区内。


2.其位于东南亚战略地理位置。柬埔寨位于东南亚的心脏地带,是连接区域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便利。


3.人口红利。柬埔寨拥有年轻且不断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大部分人口处于劳动年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年轻劳动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柬埔寨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目的地。


4.较高的市场潜力。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柬埔寨的中产阶级正在扩大,消费能力逐步提升,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电信、汽车和零售等领域。


5.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柬埔寨政府正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扩建和改善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以提升国家的物流效率和互联互通。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将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运营环境,降低运输和物流成本。


6.双边关系良好。中柬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密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包括同样不可忽视。首先,基础设施的不足是一大挑战,包括电力供应不稳定、交通网络发展滞后等问题,这可能会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并限制商业活动的效率。其次,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一,这为外国投资者带来了合规风险和不确定性。此外,劳动力市场虽然庞大,但技能水平普遍较低,需要企业投入额外资源进行培训。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政策变动和选举可能对商业环境产生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如洪水和干旱,对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构成威胁。环境保护法规日益严格,要求企业在运营中必须遵守相关环保标准。最后,汇率波动可能对企业的财务规划和利润汇回造成影响,增加了外汇管理的复杂性。这些不利因素要求投资者在进入柬埔寨市场前进行周密的风险评估和策略规划。


总体投资建议


在柬埔寨投资的中国企业应首先进行详尽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调研,特别是关注税收优惠、土地法规和劳动法。鉴于基础设施的不足,企业需评估其对运营的潜在影响,并在预算中考虑额外成本。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应对政治、经济和自然灾害风险。考虑到劳动力技能的不足,企业应投资于本地员工培训,提升其技能和生产效率。


同时,企业应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土地所有权、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确保合规经营。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以增强企业形象和社区关系。利用柬埔寨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降低贸易壁垒并拓展市场。


建议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利用本地资源。制定长期投资规划,关注政策变化,并准备紧急应变计划以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通过这些策略,企业可以在柬埔寨实现稳健投资,降低风险。


柬埔寨投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经营注意事项


1.准确把握柬埔寨投资政策和法规。企业开展投资活动,首先要做到知法、依法。要全面掌握柬埔寨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准确把握政府在投资保障、投资优惠和限制、外汇、土地使用、商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政策。

2.客观分析柬埔寨在吸收外资方面具备的相对优势。目前,柬埔寨吸收外资的主要优势包括:①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经济活动高度自由化;②政府是推动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鼓励外国投资为基本思路,外资基本享受与内资相同的待遇;③柬埔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矿产、水利、农产品、渔业等方面资源较为丰富,这些将为企业提供较多的投资机会。 


3.规避投资风险。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规避投资风险:①全面了解信息,提高决策质量。主动联系中国驻柬埔寨经商机构,通过正规渠道取得信息,深入进行国情和市场调研,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全面了解投资风险,防止决策失误;②保持清醒头脑,凡事务求落实。企业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对于一切承诺均应以正式获得政府批件为准。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对其背景和实力先进行考察。


(二)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柬埔寨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大,政府发展基建的愿望强烈,相关企业做好以下方面:


1.抓住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柬埔寨政府的重要经济目标之一。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每年向柬埔寨提供近亿美元的优惠贷款,主要涉及技术支持、电力、供排水、道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农业、减贫和教育等领域。


2.选好承包项目。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应加紧培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选择专业性较强、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也应努力尝试参与工程咨询性项目的竞争。


3.进一步开拓市场。中国企业在承担中国政府援柬埔寨成套项目的同时,应力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扎根当地市场打下基础,增加在国际招标中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拓展柬埔寨承包工程市场。


4.开展良性竞争与合作。中国企业参与竞争和编制报价要坚持以下原则:技术上力所能及、经济上有利可图、执行项目上风险可控。切忌盲目、恶性竞争。企业之间还应进行灵活多样的合作,联合开拓柬埔寨市场。


典型案例:某中资企业在柬埔寨承建水电站项目时,因未充分评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遭遇了当地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导致项目延期。企业随后增加了环境评估的投入,与环保组织沟通,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最终获得了当地社区的支持。


(三)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用工注意事项


1.熟悉劳工政策。柬埔寨政府管理外国劳工的主要依据是1997年颁布的《劳动法》、2002年1月柬埔寨劳动和职业培训部发布的《关于雇用外国人来柬埔寨就业的申请办法的公告》。柬埔寨有关劳工政策:严格控制外劳输入,积极实施技术人才本地化战略,千方百计地解决其国内劳动力大量过剩的问题,努力寻找国外就业市场。


2.企业要依法用工。如雇用中国劳工,必须符合中国商务部有关规定,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办理赴柬务工手续,禁止非法用工。企业还需在每年11月底前向柬埔寨劳动和职业培训部申请下一年度雇用外劳的指标,未申请年度用工指标,将不被允许雇用外劳。所雇用的外劳还必须满足柬《劳动法》规定的所有条件。

3.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许可过程中,首先应认真了解法律法规。总体而言,柬埔寨关于劳工规定是参照西方发达国家劳动标准制定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很多规定和中国国内规定差异较大。中国企业到柬埔寨投资合作涉及用工问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避免出现劳务问题。


在柬埔寨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对投资或承包工程国家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建议相关企业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银行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


点击下方二维码阅读原文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