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凯研究丨中凯出海投资系列专题——中国企业投资越南法律实务清单
来源: | 作者:钱芳 | 发布时间: 337天前 | 160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近年来,中国企业提速融入区域产业链、全球价值链,不断增强全球化布局能力,掀起了新一轮出海浪潮。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基于战略驱动、成本降低、风险规避等因素,出海正让中国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成为世界资源整合者,他们向海而生、奋力搏击,带着中国新质生产力,从单一的“出口”时代走向全新的“出海”时代!


出海并非易事,不同国家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商业惯例、监管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中国企业扬帆出海,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样需要专业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的法律支持。有鉴于此,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推出中凯出海投资系列专题,以国别为基础,梳理、汇总了中国企业常见投资东道国的宏观投资环境及投资注意事项、东道国法律规定和投资相关法律手续,形成出海投资实务系列专题文章,供中国出海企业参考。


以下为本系列专题第一篇《中国企业投资越南法律实务清单》,由于公众号文章篇幅有限,我们仅选取部分内容展示,如需获取全文,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PDF全文。

(说明:本文系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摘录并整理自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越南(2023年版)》(2024年5月29日更新)。)


中国连续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中国对越南投资流量为17亿美元;据越南官方统计中国是当年越南第四大投资来源国。中国对越南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新建材、纺织服装、家电、家具、制鞋、机械设备等行业。


投资环境分析


自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特别是200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南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积极调整和完善法律法规,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截至目前,越南已对《投资法》进行7次修改和补充,最新的《投资法》于2020年7月获得国会批准并于2021年1月1日生效。该法进一步提高了外资市场准入透明度,减少行政审批环节。2021年3月26日,越南政府出台第31号议定(31/2021/ND-CP),颁布《限制外商投资行业目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涉及84个行业。其中,禁止外资准入的行业25个,附条件准入的行业59个。


截至目前,越南已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包括《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新型自贸协定,其中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越南也已正式履行降税承诺。自贸协定对越南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优势


世界银行发布《2022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越南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65位。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越南排名第67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132个国家和地区中,越南综合指数排名第46位,比2022年上升2位。


越南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


一是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越南政府执政能力较强,政策具有连续性,注重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


二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三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南半岛东部,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港口众多,运输便利。北部与中国接壤,凭借地缘优势与中国保持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


四是政策法规相对宽松,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较全面的法律保障和较大力度的优惠政策;


五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已签署和正在推进的自贸协定达17项,投资者可利用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等平台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六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


近年来,随着中越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越南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与日俱增。2018年8月,越南央行决定自2018年10月12日起,可在越中边境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关货物或服务结算可采用越盾或人民币进行支付,支付方式可为现金或者银行转账。越南境内人民币和越南盾互换结算只在谅山、广宁、河江、莱州、老街、高平和奠边等与中国接壤的7省内适用。


(二)不利因素


影响外资的不利因素:


一是宏观经济稳定性不足,越南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债、坏账高企,政府迄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二是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越南虽然劳动力充裕,但受过良好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20%左右,劳动效率相对较低;


三是配套工业较落后,生产所需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


四是外汇管制较为严格,投资者在使用美元时受到较大限制,同时面临越南盾汇率不稳定的风险;


五是政府部门行政效率较低。


投资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总体投资建议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商处向赴越南开展投资合作的中资企业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充分了解并遵守越南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保障生产安全;


二是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


三是参加越南中国商会,关注中国驻越南使(领)馆和越南中国商会发布的各类信息。


(二)投资注意事项


1.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经营注意事项


(1)认真进行项目调查和市场考察,避免盲目投资。


(2)充分了解越南吸收外资的法规政策和投资环境,遵守越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守法经营。避免引进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越南政府不鼓励或禁止投资的项目。


(3)尽量以独资方式投资设厂,如与越方以合资方式设厂,应对越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了解,寻求信誉好的合作伙伴。


(4)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按规定办理国内外投资报批手续。签订投资合同时,要仔细考虑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以防发生纠纷时无据可依。


(5)选派能力强、素质高、外语好(越语或英语)的业务人员赴越开展工作。


(6)处理好与合作方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注意内部协调。


(7)项目投产后,要注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当地政府和民众搞好关系。


(8)做好生产经营管理,树立安全生产、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


(9)保持与中国驻越南使(领)馆经商处的联系,投资手续完备后携国内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和越方颁发的《投资许可证》和《企业登记许可证》等资料,到中国驻越南使(领)馆经商处报到备案,定期向经商处汇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使(领)馆报告。 


2.中国企业在越南承包工程注意事项


(1)抓住市场机遇。越南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视之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民生的关键,提出包括交通、电力、工业、供排水等在内10个重点领域。中国企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逐步在越南工程承包市场打开局面,在水电、火电、通信、水泥、冶金、化肥和路桥等领域有较强竞争优势,市场开发潜力较大。


(2)实行本地化经营。越南劳动力市场巨大,劳动力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成本相对较低。中国企业在越南开展工程承包业务的重点应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上,应多雇用当地人员,实行本地化经营,不挤占当地就业机会,与当地企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越南对外国人在越劳务管理严格,中方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应综合考虑工人比例、工程进度问题,避免为赶工程非法使用劳工;越方希望承包商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向越方转让或传授技术,帮助越方提高技术水平,促进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注意加强对中方劳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和日常管理,尽量避免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


典型案例1:某些中国企业与越南相关企业联手,以项目招标为由把国内一些中小企业骗至越南,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些骗局的通常做法是:越方以业主名义授权中方公司,之后中方以国内招标代理名义致函相关生产企业(同时附带相关项目信息及赴越行程),邀请其赴越南参加投标、现场了解项目情况,以此骗取高额差旅费。抵达越南后组织“赴越南投标商旅团”参加各种事先安排好的会见、座谈,索要甚至以胁迫方式索取各项巨额费用(小费、翻译费、拜会所谓“高层领导”的中介费等)。


典型案例2:越南海防火电厂项目在招投文件资料中提供不准确的地质资料,中资企业在购买标书、参与竞标中未能作更深入的地质调研,致使该企业中标施工后发现项目地基下层存在巨大地下溶洞,仅桩基处理就超预算上亿元人民币,给工程建设工期和企业效益带到巨大损失。 


3.中国企业在越南用工注意事项


(1)通过正规中介进行。目前一些非法中介以收费较低为诱饵,擅自招收劳务并输往越南,不与劳务人员签署劳动合同,也不协助办理当地劳动许可证,导致劳务纠纷频频发生,给劳务人员造成较大损失。根据商务部、外交部等相关部委的规定,只有获得外派劳务人员资格的公司才可对外派出劳务。


(2)在当地办理劳动许可证。越南法律规定,不允许外籍人员持旅游签证在越南务工。在越南工作3个月以上的外籍劳务人员须办理劳动许可证。中国劳务人员办理许可证时,需提供省级以上或国家级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技术能力证明等文件,并经国内公证机关公证、中国外交部和越南驻华使馆认证。整套手续办下来约需2个月时间(含国内公证和认证时间)。


(3)在聘用中方劳务人员时,一定要检查其是否合法入境,是否持有合法证件;在给中方工人支付工资时,争取直接交给工人,避免出现工人工资被克扣或者中介恶意欠薪等劳资纠纷事件发生。


典型案例1:某企业在越南承包工程,为赶进度,聘用了一部分由非法中介介绍的中国工人。在给工人支付工资时,该企业将工资直接支付给非法中介公司的工头,该工头拿到钱后携款失联,未拿到工资的工人向该企业讨薪时发生冲突,当地公安机关介入,对项目正常施工产生消极影响。


典型案例2:某公司在承建越南一个热电厂项目时,为赶进度,大量使用非法中方劳务人员。一些中方劳务人员外出用餐时,遭到当地不法分子殴打、抢劫。该公司因担心被当地公安机关发现使用非法劳务,故意隐瞒不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不向中国驻越南使领馆报告,导致受伤的中国工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典型案例3:某中资企业在越南河静台塑钢铁厂项目施工时,因为工期短、手续繁杂等原因,抱有侥幸心理,未给部分中方人员依法办理劳动许可证,使用3个月期的商务签证在工地工作。在越方组织的突击检查中被处以每人约7000元人民币的罚款,并限期离境,给项目施工和企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4.中国企业投资越南风险防范措施


在越南开展投资、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调查和评估,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分析和规避,对项目本身实施的可行性分析等。企业积极利用保险、担保、银行等保险金融机构和其他专业风险管理机构的相关业务保障自身利益。包括贸易、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类信用保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保险等,银行的保理业务和福费庭业务,各类担保业务(政府担保、商业担保、保函)等。建议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