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凯动态|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举办《美国跨境补贴规制——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破局之道》实务沙龙
来源:
|
作者:钱芳
|
发布时间: 23天前
|
26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3月28日下午,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举办实务沙龙,邀请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专业主任黄琳琳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专题《美国跨境补贴规制——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2025年3月28日下午,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举办实务沙龙,邀请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专业主任黄琳琳作为主讲嘉宾,分享专题《美国跨境补贴规制——中国市场的挑战与破局之道》。
黄琳琳主任从近期发生的美国跨境补贴第一案:泰国天合光能案出发,介绍了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基本情况。对比了传统补贴行为和跨境补贴之间的差异以及美国国际财团补贴、上游补贴、跨国公司补贴、跨国补贴的特点,分析了美国反补贴的造法实践和法律框架,以及美国的双轨路径:国内规范和国际规范的互动。
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部分,黄主任结合我国主要存在的补贴情形,分析美国跨境补贴可能带来的宏观冲击:全球价值链割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迫使中国企业重构供应链,如新能源电池产业链转移至墨西哥和区域协定障碍:CPTPP国企规则制约中国企业与成员国合作,如2024年越南光伏园区项目受阻;以及微观压力:企业合规成本激增、海外投资受阻。
在对策部分,黄主任站在政府和企业协调的视角,提出政府层面:理性看待跨境补贴的规则。单从企业和补贴两项制度的设计来看,国际社会对补贴的规制尤其是SCM的制定,其目的并不是消除所有的补贴,而是通过规则来将补贴限定在合法适用的范围内,本质上补贴规则并非恶法的表现。而对于国有企业,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也存在其所认为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同样也拥有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权利。企业层面:她提出充分做好合规审查。在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达成有效的跨境补贴规则之前,企业应当充分做好合规审查。从USMCA文本规定的内容来看,美国所认为的跨境补贴行为是指国有企业获得了“资金的直接转移或潜在的资金或债务的直接转移以及其他条件优于该企业商业可获得的条件”,重点在于资金的来源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之前应当充分审查其资金的来源,特别是涉及政府的战略性补助以及相关的融资安排。
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童友美律师作为与谈人点评了黄琳琳主任的主题分享,童律师提出律师要在这一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为中国企业应对美国跨境补贴提供供应链合规在内的优质法律服务。
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主任钱芳律师主持了本场沙龙,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委员李嘉熙、陈智磊、张泽骏以及企业代表、外所律师和中凯所律师们共同参加了本次沙龙。
中凯业务委员会主任、管理合伙人俞国新律师感谢黄琳琳主任参加中凯国际贸易与涉外专业委员会活动,也介绍了律所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