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凯动态|首届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在中凯律所圆满举行
来源: | 作者:中凯律所 | 发布时间: 1199天前 | 75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凯动态|首届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在中凯律所圆满举行




2022年1月10日,由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主办的首届“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在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举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北外滩金融研究院协办。来自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法学法律工作者及我所律师50多人参与了论坛研讨。


本次论坛以“私募基金诉讼案例解析与风险防控”为主题, 通过对金融判例的遴选,将上海市上海金融法院公布的(2021)沪74民终375号判决、(2021)沪74民终379号判决等作为研究案例,结合近年来公布的私募基金典型案例,围绕基金管理人管理责任、托管人责任认定、合伙人对赌、管理人失联及私募刑民交叉等热点问题,进行主题发言和圆桌会议,研判案件事实,解读法律适用,评析裁判结果,总结风控规则,通过本论坛对金融判例进行个案剖析、类案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副会长宋晓燕教授为本届论坛开幕致辞,她对主办、承办及协办单位表示感谢,对嘉宾与领导表示欢迎。在致辞中,认为金融法领域中理论与案例的结合研究非常有必要,法律与金融市场是紧密结合的。对于金融法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科学研究和法学人才的培养,通过案例的研究,深入挖掘法律焦点,明确资金基金管理人、托管人、相对人等的义务边界有积极意义。


北外滩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信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兰有金在致辞中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北外滩金融研究院设立的背景及主要业务领域。作为以上海虹口金融服务局为主管部门,北外滩金融研究院系由信熹资本、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发起设立,并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使用金融学的方法为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体系提供独立而市场化的金融研究;并通过对战略科技行业进行深入的行业研究,推动金融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黄晓陶律师代表承办单位向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黄律师认为2021年我们迈入了法治的新时代。在贯穿落实穿透式金融监管理念、监管法律及政策的实施中,金融领域的争端呈现数量增加、类型多样、案情复杂的趋势。就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本届论坛通过研究金融领域的相关案例,探讨新形势下金融争议焦点,具有深刻的意义。

论坛期间,举行了“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揭牌仪式”。




吴弘教授、宋晓燕院长、兰有金理事长与黄晓陶主任为论坛揭牌


论坛上半场由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黄晓陶律师主持。上海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樊健博士以“私募基金管理人责任与法律后果”为主题进行发言,樊教授通过对案例判决的研究,分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律地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者适当性义务、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勤勉义务以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忠实义务。樊教授认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应负信义义务;违反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勤勉义务属于过程性义务而非结果性义务,违反该义务属于违信责任,应当与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有所区隔,例如举证责任倒置、商业判断规则的有限度适用;违反忠实义务的归入责任是违信责任的一大特色,公平对待义务应当属于忠实义务的一个子义务。


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永奇以“从钜派案判例看私募基金管理人义务”为题发表主题演讲,通过对“钜派案”的庭审焦点及问题、判决主文等的分析,总结了法院判决的主要思路,并根据该判决对今后律师在私募基金业务提供法律服务进行启示,强调律师提供法律工作过程中应多注意基金管理人的义务。


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张秋实进行了题为“私募基金清算法律实务探讨”的发言,张先生通过分析、研究涉及私募基金清算的真实案例,认为应尽可能通过事先安排和协议的形式避免清算僵局的出现;并且,无论私募基金是否已清算,裁判机构应对投资者主张的管理人是否存在违约和过错进行认定。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苏盼、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翔宇律师参与相关话题与谈。

论坛下半场由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宋一欣律师主持。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翔宇律师以“私募股权基金以合伙企业份额转让为对赌方式的法律冲突和处理”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江律师以上海金融法院(2019)沪74民初379号判例为研究案例,从对赌方式和条件的合法性问题、基金份额转让合法性问题、合伙企业法的理解以及保底保收益等问题做了详细分析。


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师坤鹏律师进行了案例分享——从经典判例分析了私募基金纠纷中的民刑交叉问题,师律师认为经济犯罪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交织一起,他详细介绍了私募基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犯罪形态、常见刑民交叉问题及处理原则等问题。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张玖律师以国泰君安案件为典型案例,分享了托管人责任认定的相关内容。最后,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韦畅以大数据分析方式分享了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的私募基金争议与法律适用的数据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夏戴乐老师、上海市浦东公证处主任曹凌参与论坛下半场相关话题与谈。


最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会长吴弘为本届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吴弘教授认为,作为首届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形式新颖,通过案例的深入研讨,对于金融立法、司法、执法监管等新的课题的法律实践有积极的意义,并希望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能持续发展、常态化举办,为金融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届金融法案例研究论坛圆满落幕。



NEWS CENTER